资讯
报考
查询
资料
独家
各省美术高考分站
美考首页 > 美术教学 > 水粉学堂
校考必修:一篇搞定色彩的构图及配色
整理:中国美术高考网   |  来源:中国美术高考网   |  作者:美考蕾丝  |  发布时间:2016-01-25 17:50:20
分享到

  美术高考中色彩几乎是所有院校的必考项目,色彩的考查形式大多集中于色彩静物、色彩风景以及色彩人物。以下是美考老师为考生提供的色彩学习的八大法则,在很多考生色彩学习的提高上都得到了验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的学习并非考生所想象中的那么的难甚至是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系统的学习方法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

  色彩1.jpg

  第一法:和谐的构图—竖式优先,对比统一

  色彩静物写生通常会要求学生对提供的物体进行自由构图,因此,构图成为构成画面最不可缺少的要点之一,构图的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更好地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

  主体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构图的基本要求。构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横构图,一种是竖构图,竖构图对空间的延伸,画面的把握会好些。通常来说,画面中有几个基本的视觉点,而构图就是解决如何把物体正确地安排在视觉点上的最佳办法。基本的构图物体的摆放基本遵循三角形、C形、S形、反S形等方式。

  色彩2.png

  第二法:色调统一冷暖明确,色相统一

  要提升画面的第一直观美感,色调是关键。一张色彩非常统一的画面,会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和谐

  色彩3.jpg

  第三法:中心的塑造—明确主体,中心深入

  在默写中,不同位置的物体必须有主次区分,在深入刻画阶段,首先确立画面物体的主次顺序,找到第一主物体,第二、第三主物体及陪衬物。明确表现第一主物体,这也是整个画面的中心塑求点,除此之外其他任何物体不能超过主题的塑造程度,让画面的趣味中心偏移到主物体上,画面的视觉中心集中在主物体周围,避免面面俱到,从整体出发,从主体中心出发,才能营造一个完整、整体、和谐的画面。

  色彩4.jpg

  第四法:质感的表现—把握细微变化,强调肌理

  在默写中,表现物体的质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在平时留意身边事物表象特征的同时,要多分析物体表面肌理的构成特点,才有可能使物体更真实、更生动。区分质感,得注意观察不同质感表面明暗的反差度、高光及反光的强弱度、环境色的明显度等,只有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才能把物体的质感充分表现出来。

  色彩5.jpg

  第五法:虚实的处理—前实后虚,近实远虚

  虚实关系的表现尤为重要,而这一点更是初学者最难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我们在作画时,可以主观处理画面的前后虚实对比关系,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色彩6.jpg

  第六法:灵动的笔触—胆大心细,灵活用笔,宁松勿紧

  松动的笔触能有助提升画面的品味。随和的用笔,可是使整幅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流动的颜色伴随着灵动的笔触,可以更好的表现物体的质感,胆大而心细,随心所欲。如在较短的时间内作画,不可能让你有过多深入的刻画,要想提升绘画感,增强画面的情趣,不妨多试试松动的用笔。

  色彩7.jpg

  第七法:高级灰的应用—复色并置,多而不乱

  市面上的颜料种类越来越多灰色系多大十种之多,这为画面的处理带来不少便捷。应注意高级灰的运用非常重要。高级灰,是画面丰富而微妙的色彩变化的统称,这一次源于央美,正是所谓真正的色彩的含义精髓所在。为了统一色调,在变化反差较大的色彩环境中,一方面保留色彩的区别,另一方面运用高级灰的构成实现其微妙的变化,使画面变化而统一,微妙而丰富。一笔一色,笔笔是复色,却整体统一,没有大面积的纯色。画面通透、自然、微妙、丰富。

  色彩8.jpg

  第八法:大量的临摹—色调优先,感受为主,重在意临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临摹的意义远远优于写生,短短的时间里冲刺艺术类院校,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追求高超的功底,靠的是高效率的应试能力,根据多年应试经验,不得不将临摹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中西方的许多大师都有着大量的临摹经历,作为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更是不可或缺。

  推荐阅读:

  十五个常见的色彩调色问题 美术生们都会了吗?

解读美术新闻、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美考网微信(www_mkao_cn) 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美考网微信wen.jpg


扫码关注美考官微,获取各省统考信息
美术生的报考神器:美考网—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 输入专业分,测测你想上的学校,需要多少文化分?
← 实时发布最新的艺考资讯,解读艺考最新政策、招生简章、录取规则。
← 解答在艺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程提供艺考报考最佳方案。

免责声明
(一)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二)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邮件:mkaocn#163.com (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