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候选名片:油画《父亲》
30年前,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打动了整个中国;如今,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张忍辱负重的苍老面孔时,仍然能感受到油然而生的震撼。
这是一幅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农民头像。从上世纪80年代直至现在,媒体对于它的关注热情从未消减,这其中不仅仅指美术类杂志,还有大量的大众媒体。
有媒体称,《开国大典》、《毛主席去安源》、《父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三件油画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庞茂琨说,《父亲》给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界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开启了一个关注民生、回归人文关怀的新时代,成为中国当代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
创作原型:大巴山一老农
油画《父亲》的创作者罗中立,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他出身于我市一个普通家庭,承袭了父亲在美术方面的爱好。196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那个时候,学生要深入工农兵群众。
附中二年级时,罗中立来到离家200多公里远的四川达县。热情的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将罗中立等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们围在大巴山新村小学的空场里。村长喊着学生的名字,喊到一个就被一户村民领走。
那天,罗中立被一个叫邓开选的老人领回了家里的土屋,这也就是后来油画《父亲》的创作原型。
在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里,那时也没有电视等任何消遣方式,罗中立睡前习惯躺在床上跟邓大爷聊天,听老人家一边聊一些过去,一边抽着长长的旱烟。
1977年9月,国家恢复高考,罗中立报考了四川美术学院。
本来一门心思想考国画专业,可那一年刚好不考国画,于是罗中立改习油画。
1980年的夏天,四川美院的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积极准备。为寻找创作灵感,罗中立又一次走进大巴山。
快到农历大年三十时,罗中立在路边公共厕所看到一个收粪的农民。当时的天气阴雨绵绵,非常湿冷,而这个农民仍在公厕守候着,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日渐浓郁的年味。
这个场面立刻触动了罗中立。他认为,是这样的农民支撑着国家,农民才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的真正脊梁。他决定要创作一幅以农民为题材的作品,用画领袖像的尺寸为农民画一张大大的头像。
正式创作以前,罗中立又回了一次大巴山,把邓开选老人能找到的照片都找了出来,能画的都画了出来,然后综合出一个老年农民的形象。
距离参展时间越来越近,作品也一稿一稿地变化着,作品的题目也逐渐变成了《我的父亲》。
获奖背后:一路争议不断
长约2米、宽约1.5米——这是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幅巨大的农民头像。
古铜色的皮肤,爬满如车辙似的皱纹;带着伤口如犁耙似的手,端着一个破旧的茶碗;身后是代表经过辛勤劳动换来丰收的一片金色……
这样的巨幅画像,这样细致的刻画,在那个年代势必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当时有人说,这是旧社会还是新社会,画上一点看不出来。于是,提议加上一支圆珠笔,因为旧社会是没有圆珠笔的。
为了缩小圆珠笔视觉上的强度,罗中立把透视画得特别大,基本上是正面透视的一支用竹杆套的带圆芯的笔,是那个时代很常用的一个圆珠笔的形象。如果不仔细看,这个加在左耳上的圆珠笔几乎不易发现。
可是,就是这小小的一笔改动,决定了这一具有历史性的作品和罗中立的未来命运。
在最后时间,这件作品终于通过了当时四川省美协的审查,同意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1980年12月,参展作品全部送到北京中国美术馆。
《我的父亲》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评委的目光。看着眼前满是皱纹苍老的面孔,几乎所有的评委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据说,这一天评委们在画像前站了很久,细细品味着画像的每一个细节。
有评委认为,作品表现的人物完全是一代父亲形象的一个概括,用“我的”太小了,应该拿掉“我的”,就留“父亲”,就代表父亲那一代。
尽管只是去掉了两个字,但这恰恰引发了新的争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者被定义为国家的主人,在几乎所有文艺作品中,他们都被描绘成积极、乐观、高大的正面形象,脸上更是洋溢着当家做主人的幸福微笑,像《父亲》这样一个忍辱负重的形象,能代表新中国的农民吗?
1980年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终于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序幕,参展作品543件。
罗中立的《父亲》,成为观众瞩目的对象。
哪一件作品最受欢迎?这一届全国青年美展的评判权交给了观众,如此重要的全国性展览让观众来打分也是第一次。
金奖——罗中立的《父亲》获得了当时标志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热情的观众给《父亲》投了800多票,比第二名作品高出了700多票。
一时间,关于《父亲》的溢美之词不胫而走,而围绕《父亲》的争论也一直存在。
历史意义: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作品
从上世纪80年代直至现在,媒体对于《父亲》的关注热情从未消减,这其中不仅仅指美术类杂志,也包括大量的大众媒体。
有媒体称,《开国大典》、《毛主席去安源》、《父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三件油画作品。
据了解,《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罗中立获得了约300元收入。
“尽管美术馆收藏作品支付的仅仅是材料费,但对画家来说,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庞茂琨说,《父亲》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
它以领袖像的尺寸,运用超级写实的表现手法,饱含深情地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产生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深深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下,《父亲》应运而生。
也正是由《父亲》开始,中国的美术作品内容不再专注于对领袖的个人关注,而是转而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本身。这种主题思想的突破,显示出了画者的魄力与勇气。
从《父亲》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语言上,都有革新的意义,它开辟了刻画普通农民的复杂性格和表现内心思想的新领域,给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界带来巨大的震动,也由此奠定了川美乡土绘画的创作基调,并且从川美迅速波及全国,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
现实意义:它是“精神上的父亲”
30年过去了,站在这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前,有多少人曾不止一次地黯然神伤。
有人说,《父亲》的形象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中国经历十年浩劫的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也有人说,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力量,是支撑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
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走向多元化也是必然,每个艺术家也要不断追求新的尝试。
庞茂琨说,如今,全国同看一张画的景象,几乎再无可能出现。然而,《父亲》更像一座纪念碑,屹立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中,也同样能激起现代人的感悟。
《父亲》很直接,很简练。今天,当我们再次凝视这张满是皱纹的苍老面孔时,仍然能感受到油然而生的震撼。
有人说,一幅好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共鸣。这张曾打动过无数人的《父亲》,对不同的人而言,所激起的不只是由老农个人身世引发的情感,也有隐隐勾起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
除了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正因为它可以如此轻易地触碰我们的心灵,《父亲》才会在“寻美九龙 城市名片”的评选活动中,为众多人所推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