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中学美术兴趣班注重让学生带着感情创作,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技巧练习。 卢真伟 摄
说到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许多人会首先想到一些艺术高考成绩优异、学生获得众多艺术奖项的学校。
但也有一些学校对艺术教育采取了去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致力于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东莞市道滘镇济川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功利”与陶冶情操并不矛盾
去过济川中学的人都会留意到,这所学校教学楼的廊柱和墙上常能看到装裱精美的学生水彩画习作。这些小幅水彩画,正是济川中学的美术教育特色。
上个周六,记者来到该中学的美术兴趣班授课现场,一群初中学生正全神贯注地画着他们的美术作品。
他们根据学习的进度分开在两个教室学习,一组学生对着石膏几何体学习素描和造型;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在用绚丽的色彩描绘颇为“印象派”的水彩画。学生们个个画得全神贯注,似乎对这种绘画兴趣颇浓。
初二学生刘晓枫说,她从小比较好动让家长很是头疼。然而学习画画后的刘晓枫发现,只要她一拿起画笔就能够安静下来,现在她对画画越来越有兴趣,家人也非常支持。
学生能够享受在美术兴趣班学习的时光,这正是济川中学希望在艺术特色教育中取得的效果。
济川中学校长叶少芳说,2009年,为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特色立校”的思路,济川中学上下便在如何打造艺术教育特色的问题上费了不少思量。
特色是一定要有的,但具体建成什么特色则仍属学校的自选动作。
叶少芳说,她认为,这个特色项目必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同时也应该“有用”。比如选择属于艺术高考范畴的项目,建成“特色”的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升学率。
基于这样的考虑,济川中学首先将美术兴趣教育作为了培育特色的方向。正好2008年学校新招进几位优秀的美术老师,美术兴趣班很快就建立了起来。
然而,济川中学的特色教育思路很快又有了变化。
语文教师出身的叶少芳关注到现在许多年轻人长期用键盘打字之后出现了字迹潦草,提笔忘字的问题。她认为,学校应该办一个书法兴趣班,不包含其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叶少芳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同事们的支持,2009年12月,济川中学成立了书画特色学校创建小组。
以免费、自愿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书法、美术兴趣班在周末向学生开放,很快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就这样,拥有在校学生3043人的济川中学内,参加美术兴趣班和书法兴趣班的人数达到了近200人。
“中学艺术教育究竟是要更重视陶冶情操还是应该更‘功利一点’的问题,我们有过思考,但我觉得这两点并不矛盾。”叶少芳认为。
她说,艺术教育在小学和初中是以兴趣培养为主,让学生自己发现个人兴趣,并逐步让兴趣转化为特长。到了高中,则可以让学生考虑是否将这一特长作为人生事业的追求,即选择艺术专业。这是“面”和“点”的关系。学校的特色教育应该主要是对“面”上的教育,覆盖尽可能多的学生。
兴趣班也可模块化教学
按照这一思路,济川中学在特色兴趣教育中淡化了功利,更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对艺术本身的感悟和情操的陶冶。
济川中学美术老师叶文辉说,学校常组织美术兴趣班到校外写生,他会首先向学生介绍景物的背景和风土人情再让学生开始绘画,希望学生能够带着感情创作而不是简单地重复练习绘画技巧。减少组织学生准备作品参赛,也可避免对学生日常学习的干扰。“从来没有家长因为艺术兴趣班影响学生学习而阻止学生上艺术兴趣班”。
在具体美术教学中,叶文辉也更加重视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童趣的表达,而不是过多地强调绘画技巧是否熟练。正是因为在这样的教育方法,济川中学的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一批大幅水彩画的局部特别有趣味和美感,从而发现和培育了“小幅水彩画”这一艺术教育特色。
除了兴趣班教学之外,济川中学还结合日常课程举行各种书画类活动,让全校学生都能更多地了解书画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举办了大型校园文化艺术节,邀请了香港以及道滘周边的美术书法大师到济川中学举办艺术讲座以及即兴挥毫,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叶少芳透露,济川中学还将对艺术兴趣班实行“模块教学”,借此实现艺术兴趣教育的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以及学习的层层递进。该中学目前已成立了“书画特色教材编撰小组”,专门负责书画特色教材的策划、组织、编排、撰稿、美工、校对等工作,其中《小幅水彩画入门教材》将于今年推出试行。这些校本教材将让济川中学的艺术兴趣班课程更加适应该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南方日报记者 卢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