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09年全国艺考已进入最后阶段,据省教育考试院初步统计,我省今年参加艺考的人数由去年的61399人降至60760人,相对于去年33%的增幅而言,今年无疑迎来历史上的首次“降温”。笔者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艺考招生现场看到,虽然今年仍是人头攒动,但来自多方的信息让人明显感到“艺考热”正在悄悄降温。1
“降温”———2009年“艺考”关键词
从各地媒体的报道来看,“艺考热”降温似乎已是大势所趋。在河南,今年艺考增幅首次降至个位数,由去年的近20%降至4.7%,以致当地媒体惊呼———红火了7年后,河南艺考终于有了转折;在山东省艺考报名总人数约9万人,与去年的16万人相比大幅度减少。其中美术类考生只有5.4万人,较去年的9.05万人减少了3.65万人,降幅达40%以上。
在省会艺考报名点,笔者发现无论学校咨询处还是现场报名处,报考考生稀稀落落,难见排队“长龙”再现。据连续几年来我省招生的九江学院吴老师介绍,去年他们在我省招生名额仅37人,报名人数却达到1600人次,报名第一天报了600多人,同样的招生数字,今年首日才报了200人左右。另外,石家庄市某艺考培训班的张老师称,今年他们培训班里的学生只有100多人,与去年的300多人相比减少了一半还多。
在此种情势下,人们不禁要问,艺考降温原因何在?专家和业内人士为我们揭开其背后谜底。
谜底一:文化课分数线不断提高,通过艺考上大学的门槛由低转高,将许多因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想走捷径的考生挡在门外。以江苏省2008年艺考录取为例,绝大部分学校的投档线远高于省控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投档线531分,一些热门专业高达548分;南京艺术学院的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在300分以上,正好达到“二本”线。金陵科技学院是南京公办本科中美术类分数最低的,可也要503分。“因此如果文化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考艺术专业,并不能占太多便宜,分数线甚至比普通高考还高,部分考生望而却步。”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对笔者说。
谜底二:艺考生高昂的经济投入,使考生家长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很多考生和家长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以美术生为例,从高中开始到大学毕业,花费十几万元很正常。即使跨进高校大门,4年的学费、生活费至少也要近6万元,每年要高出其他专业四五千元。”一位四川师范大学的张老师谈起艺术考生学费时如是说。
谜底三:今年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按教育部要求设置了艺术类统考,专业分数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加大了一些“半路出家”的学生拿到专业合格证的难度。“完全没有艺术功底、仅靠考前突击培训的考生在统考中就会被淘汰。从当前就业形势及考生长远发展等角度考虑,这能促使许多考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加理性,而不是单纯地盲目追求学历。”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赵同安说,专业成绩是艺考的根本,一定要作为“硬性”条件加以强化,无形中把一些基本条件不足的考生提前淘汰出局,有利于艺术考生质量的提高。
谜底四: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在我国经济面临困难的形势下,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使得一些艺术院校的某些专业开始理性招考。例如,今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暂停招生,据圈内人士猜测,停招的原因应归结于人才质量和学生就业问题。5%,这是目前导演系毕业生留在导演岗位的基本比例。有数据显示,全国几大艺术院校每年都要培养近200个导演专业毕业生,而平均每届学生中,只能有一人从事与导演相关的工作。
2
艺考“堰塞湖”依旧“危险”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高昂的学费、难以预测的就业前景,考生和家长对艺术的狂热是否真的开始“降温”……艺考人数的大幅度减少,是否减轻了考生的压力?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艺考“堰塞湖”依然形势“险峻”。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全国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十几所专业艺术院校,现在已达30多所。而近10年来全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猛增到1400所。据不完全统计,以山东省艺考为例,从2001年的1.8万人,到2008年艺考报名人数的16.1万人,可谓呈“几何式”增长。河南、江苏随后跟进,大量学生涌入艺考大潮,日积月累艺考成了岌岌可危的“堰塞湖”,而其疏导情况却不容乐观!一组数据令人警醒,2009年《社会蓝皮书》公开的就业调查结果中显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集中的两大领域,其一就是艺术领域。有关专家称,艺术类就业率连年徘徊在倒数第二、第三的水平,很多家长表示,很后悔让孩子选择这条路,因为他们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从全国来说,去年‘艺考热’降温现象已经初见端倪,美术和音乐类报名的人数明显减少。这说明人们对艺
考开始有理性的认识了。但不容乐观的是,表演和播音主持等专业却成了新热点,报名人数不断攀升,如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都达到200∶1的录取比例。”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艺术招考老师表示,一些被误认为专业门槛相对较低的表演和播音主持专业又不正常地火爆了起来。“因为这些专业没有太整齐划一的标准,所以不管什么水平的考生都想试试。”参加考试的一位王姓同学说,她既报了美术专业,又报了播音主持专业。而有关专家提醒,虽然表演、电视编导或播音主持专业门槛低,但也要打好坚实的基础,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从数字上来看,尽管山东、河南等地的艺考生都有所减少,但实际上艺考热度依然未退,甚至在某些专业仍有上升的现象,如江苏、广东等地艺考大军有增无减,来势汹汹。“艺术考试真需要降降温了,但现在要说艺考回归理性,还为时尚早,它需要向更加理性化迈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李老师呼吁,参与艺考的各个环节和部门都要为“降温”助力,让理性冷静代替盲目跟风。
3
艺术专业毕业生离市场有多远
随着艺考文化课要求的不断提高,就业率越来越低,现如今的艺考已经由“终南捷径”变成了“独木桥”,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是要艺术梦想还是要艺术饭碗,考生和家长在这两者之间徘徊着。
“艺术类考生的就业率远不如普通专业,造成艺术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艺术招生和报考呈现非理性的状态,再加上有一些民办艺术类学校师资不足、教育经验欠缺、过时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培养的学生只能待字闺中。”某艺术学校校长对笔者称,艺术类专业的社会需求比较小,目前已基本呈饱和状态,要想与人才市场接轨,就要求艺术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让他们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找到工作。
中央电视台有关调查显示,有70%的艺术毕业生为了生存而改行。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黎光在2009年度电影学院招生通讯中表示,面对就业形势,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隐形就业”现象。百度贴吧“艺术生”专版中关于《地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最新数据显示,被调查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中,55%从事的都是和艺术专业无关的工作,25%选择了自由职业的“艺漂”状态,80%的认为艺术专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据了解,去年山东省一般专业毕业生有效就业率不足50%,甚至多数维持在20%上下,而艺术类尤其是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部分高校的美术类专业就业率很难达到10%,有的高校美术类学生就业率为零。笔者采访发现,近年音乐美术类的大部分毕业生最后选择了“漂”在社会上,有的甚至在家“待业”。小春是省会某高校毕业的雕塑专业的大学生,四处奔波寻找工作,简历不知道投了多少份,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我们更有局限性,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好找。”现在,小春在省会一家艺术培训班临时代课。
许多艺考生选择艺术专业的初衷是由于文化课成绩偏差,才“剑走偏锋”选择艺考,他们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饭碗。有些学美术的学生只在培训班学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去参加艺考,他们缺乏基本技法,色彩敏感性也不高,“这种情况真让人担忧,他们的艺术之路能否继续下去,确实是个问题!”江西某学院吴老师表示,此类情况在音乐、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也很常见,这无疑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2009年“艺考热”开始降温无疑给我们带来些许希望———期待考生和家长跳出盲目跟风的怪圈,以更趋理性的心态面对艺考;期待艺术院校也莫要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盲目扩招,再为“艺考热”推波助澜;更期待艺术象牙塔里再多些真正的艺术追求者的身影……